根据路透社2024年7月19日报道,欧盟计划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高达36.4%的临时反倾销关税,以应对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销售生物柴油时的低价行为。

根据7月19日公布的文件,欧盟委员会建议从8月中旬起对涉及的企业征收12.8%至36.4%不等的关税,预计相关调查将持续至2025年2月,届时中国可能面临为期五年的最终关税。

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EBB)在一份报告中称,2023年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了180万吨生物柴油,占中国生物柴油出口总量的90%。大量来自中国的生物柴油已严重影响了欧盟内生产者,例如雪佛龙可再生能源集团已开始解雇德国员工,壳牌暂停了荷兰工厂的建设,英国石油公司停止了在德国的项目,阿金特能源公司关闭了一家生物炼油厂。

欧盟可能将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12.8%-36.4%的临时关税,这些关税将于2024年8月中旬实施。同时,欧盟本次拟采取临时措施,将中国SAF(可持续航空燃料)排除在临时征税项之外。

据统计,受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影响,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由2022第二季度的105.2万吨下降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77.35万吨。2024年1-2月生物柴油出口量由2022年同期的45.5万吨锐减至23.9万吨。

有媒体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柴油产能可能出现向外转移。目前,卓越新能已在新加坡设厂,朗坤环境也正积极评估海外设点的可行性。国内产能部分将继续配合生物柴油试点推广工作拓展船燃方向应用场景。

同时,中国HVO(经过加氢处理的植物油)工厂向SAF深化延伸速度相对变缓。欧盟贸易总署文件中虽然将SAF产品排除在反倾销范围之外,但是对HVO转SAF企业,欧盟反倾销调查仍具有潜在风险,这类企业在投资与转型中会更加审慎。

当前欧盟各成员国先后对产自中国的风电机组、电动汽车和生物柴油加征反倾销关税。中国出口企业应充分利用反倾销的竞争压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从价值链下游向上游的逐步攀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率。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